去年,国务院公布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,自主招生作为高校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手段,是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但有媒体披露,由于教育部去年年底调整了自主招生考试的程序,今年试点高校完成自主招生的难度很大。到目前为止,90所试点高校几乎都未出台自主招生简章,而往年此时各校报名基本接近尾声。
高校自主招生始于2003年。自主招生考试在全国统一高考前举行,通过测试后,考生再参加高考,符合相应条件即可被录取。但这种提前批录取的特征,使得自主招生考试具备了“掐尖”效应,引起非试点高校的强烈反对,同时自主招生考试内容往往严重超出了初高中的课程范围,影响了中学教学秩序。最终教育部发文,将自主招生测试环节移到高考后的6月10日到22日内举行。对于试点高校来说,12天的时间,要完成测试、选拔、公示等多个环节,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。
自主招生试点“掐尖”效应的原因很简单,因为自主招生的更重能力,测试通过后,可以降分录取,从策略上讲,优秀的考生报考试点高校有利而无害,会提高知名高校录取优秀学生的能力。如果以后试点取消,全部的高校都可以自主招生,这个问题会自行化解。当然,著名高校永远都有能力招到最优秀的考生。
最大的问题来自于高校招生机制的指挥棒效应。考试的目的在于考上好大学,学生上课、老师讲课都是围绕着如何能考出高分。以往统一高考的模式下,全国(或全省)一张卷,课程、入学考试、招生全部统一,学校的教学管理、家长的陪伴监督、政府的资源配置,全部投入到这一模式中。学校、教师、家长都有一个清晰、一致的意见,应对起来并不困难,有差别的无非是学生的天赋与投入。
学习考试招生全统一的成本也是高昂的。学生只会考试、不会思考,有分数没能力,是初高中实行素质教育步履为艰的原因,不仅有违高校选拔人才的初衷,学生形成的习惯还带到大学教育过程,影响了后续的教育质量。有人认为,这也是中国习惯于接受和模仿、缺乏创新精神的根源。自主招生就是希望以多元化的方式,让高校介入到人才选拔过程,规避千篇一律、千生一面。
自主招生出现以后,各高校自行组织测试(或联考)、面试,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,中学教学(尤其是知名中学)无疑没有方向,自然会出现抱怨与抗议。而这恰恰是自主招生的价值所在。
去年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,即是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,在此基础上,各高校依自身偏好,选拔在特定方面上有潜质的考生。在这种环境下,而学生、家长和中学自然有动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,由于高校是多元化,中学和家长自然也有机会结合高校需求和学生特点,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,而不是逼着所有的学生去应对一个模式。中国高校众多,只要学生在一方面有才能,总会有一个高校愿意招取。
事实上,自主招生面临的挑战不仅于此。自主招生往往采用笔试与面试结合的方式,对于偏远地区和低收入家庭来说,能否出的起自主招生考试与面试的差旅是一个不小的问题。而且,这些家庭的孩子,相对发达地区和高收入家庭,没那么见多识广,还内向羞涩、不善言语,在多元化考试与面试中,完全处于弱势。十余年实践表明,能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孩子,偏远地区和低收入家庭的要远低于发达地区和高收入家庭的。
除此以外,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公立,校领导由政府任命、资金由政府拨款,教育部对高校的学科设置、职称评定、教学管理等更有生杀予夺的权力,教育部主导下的高校群体自然是千校一面,很难多元。很难指望一个模式的学校,能有两种不同的选拔人才的偏好。
但所有这些,都不是我们摒弃、弱化自主招生的理由。教育部为了平抑中学的情绪,调整对自主招生程序,实际上是在削弱自主招生考试应有的功能与意义,对于高考改革和自主招生来说,这恐怕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中国教育体制整体僵化,重知识轻思考、重分数轻能力,已经积重难返。去年能推向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殊为不易,在这种情况下,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借自主招生带来的压力,逐步放开、引导中学乃至小学对课程、教学进行革新,还包括调整教师授课、课程多元、改变家长行习惯、高校多元化等一系列安排。